发布时间:2025-09-01 点击率: 来源:平台科
作者:凌玲 编辑:kjc 审核:徐向阳、肖飞、陈兆玮
现代水利水运科技创新研究院
现代水利水运科技创新研究院(简称研究院)积极面向紧密围绕交通强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国家水网、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水利水运工程科技创新需求,充分发挥水利水运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综合优势,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牵引,以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协同创新为抓手,持续推动重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产出,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效能,努力将研究院打造成为现代水利水运工程技术研究高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为学校服务和融入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重要动力和强力支撑。研究院目前拥有固定成员1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人。
研究院围绕重大水利工程、智慧水利、国家水网等科技创新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超深厚覆盖层智能解析和生态处置技术研究
(1)超深厚覆盖层多源异构参数层析重构技术研究。
(2)超深厚覆盖层多尺度潜蚀机理及渗控分析理论。
(3)极端环境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隐患探测识别技术。
2、西南山区地质减灾与应急处置技术研究
(1)大型水库地质灾害演化机理与安全控制。
(2)气候暖湿变化对高山工程的影响与灾害控制技术研究。
(3)复杂水环境下隧洞围岩灾变机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3、数字水利创新应用研究
(1)水利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运维。
(2)水旱灾害防御与应急管理。
(3)山区水网水资源优化调配与工程布局优化。
(4)三峡库区水生态环境保护。
研究院围绕重大水利工程、智慧水利、国家水网等科技创新需求,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1、参与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隧洞混凝土衬砌结构优化关键技术研究、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材料研发及智能浇筑系统整体工艺研究。授权国家发明9项、实用新型1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4项,行业工法1项。
2、开展大型水库地质灾害演化机理与安全控制、富水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安全控制技术、逐级时空泥石流动态演化与防治技术研究。获得中国交通运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授权发明专利3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团体标准1部。
3、开展数字水利创新应用研究。 承担水利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先行先试项目2个;承担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3项;承担三峡后续科研项目2项。目前水利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项目鲤鱼塘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平台已建成,可实现洪水、水资源以及水质的预测、预警。
4、开展高密度储热/冷与储能电箱联合供能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联合创新基金、中远海运科技创新项目、中石油塔里木油田科技创新项目,目前已开发利用AI大模型训练下的模型解析实时能源结构变化,能够动态校准电力、燃料等关键排放因子实现碳排放的全链条动态追踪,集碳排放测试、核算、可视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
5、开展通航要素的多源多态信息融合研究,形成船舶通航态势多源感知与融合的“数据-感知-计算-控制”协同体系。开展基于船舶实景影像、电子航道图与数字孪生场景的多源要素动态融合与建模研究,实现航道要素信息的动态揭示与智能化构建。目前已实现智慧航道+智能船舶的深度融合与智能化协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