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9 点击率: 来源:科技处
作者: 编辑:kjc、彭红 审核:徐向阳、肖飞、陈兆玮、刘书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1+N+X”架构建设,培育遴选“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交通运输智能体,发掘优秀人才与团队,加速大模型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力支撑交通强国建设,经研究,决定举办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智能体创新应用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指导单位: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
(二)主办单位: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
(三)承办单位: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
(四)支持机构: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
二、参赛对象
大赛面向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校及人工智能研发企业,以团队赛形式开展,各参赛单位可报名多支队伍参赛。
三、大赛内容
大赛聚焦交通运输全领域实际业务需求,鼓励参赛团队面向真实应用场景,开发具备实用价值的智能体,参考开发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政务与管理类:智能公文摘要生成与自动翻译、文件智能辅助分办、法规智能查询与分析比较、交通运输标准编审用智能助手、应急预案模块化、智能问数及智能报表建设等。
安全与监管类: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政策/标准检索、安全智能问答、邮件快件安检、网络和数据安全运营、施工生产安全智能监测、船舶安全监督决策支持、水上突发事件搜救应急、面向多源数据的突发事件精准感知与动态评估及应急救援力量配置调度与协同指挥等。
运营与服务类:公路养护维修智能支持、港口生产智能调度、港航运行智能监测、船运企业船舶运力智能管理调度、城市轨道交通实时客流预测与运力调整、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智能服务与追踪、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预测与分析、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和暴雨等恶劣天气下行业运行风险分析、邮件快件分拣安检、末端配送路径规划与优化、寄递服务异常识别与处理、寄递服务应答与投诉处理等。
技术与创新类:低空交通运输陆空协同领域中巡查巡检业务的图像识别研判、基于设施环境/气象状况/车(船)运行状态等多源数据的智能分析应用、自动驾驶(无人车/无人机)交互管理、安全风险监控等。
参赛团队可结合实际需求拓展创新方向,开发具有独创性和实用性的智能体。
四、赛程安排
(一)比赛报名。
报名时间: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24时截止。
报名方式:通过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微信公众号报名并提交报名表(预计开放时间9月8日)。
(联盟公众号二维码)
(二)作品提交。
提交时间:2025年10月31日前。
包括:技术方案文档(含基础数据集描述、系统架构与技术实现完整说明);演示材料(视频或系统演示,展示核心功能);测试报告(可选,含准确率、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及效果对比验证)。
(三)评审阶段。
评审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初评拟于2025年11月上旬,采用线上方式进行评审。终评拟于2025年11月下旬,采用现场展示答辩等形式开展。
五、奖项设置
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获奖团队将获主办单位颁发的荣誉证书及相应奖励。其中,优秀智能体经评估后,可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宣传推广,并入选《交通运输智能体创新应用优秀案例集》。
六、有关要求
一是各参赛单位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团队参赛,确保作品质量与原创性。
二是参赛团队需签署《承诺书》(详见附件2),承诺作品原创、知识产权清晰、数据合规,若违反承诺,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接受取消资格、收回奖项等处理。
三是大赛相关后续通知将通过大赛组织方发布,请参赛单位持续关注。
七、联系方式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陈放:15011310032。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柯绍鹏:010-65299069。